1. 定义
燃气发电机组是一种将燃料(主要是气体燃料)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机械能,再由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成套设备。它是现代分布式能源系统、备用电源和热电联产的核心设备之一。
2. 核心组成
一个完整的燃气发电机组通常包含以下主要部分:
燃气发动机:核心动力装置。它吸入空气与燃气混合(或在气缸内混合),在气缸内点燃(点燃式)或压燃(稀薄燃烧技术),产生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运动,将化学能转化为往复式机械能。发动机类型主要包括:
火花点火发动机:类似汽油机,使用火花塞点燃预混合的燃气-空气混合物。常用燃料包括天然气、沼气、煤层气等。
压燃式燃气发动机:类似于柴油机,但燃料是气体。通常引入少量引燃柴油或采用高压直喷燃气技术(HPDI)实现压燃。主要用于大型机组或特殊气体。
发电机:与发动机曲轴刚性连接(有时通过联轴器)。发动机的旋转动能驱动发电机的转子在定子磁场中旋转,切割磁力线,根据电磁感应原理产生交流电(通常是三相交流电)。
控制系统:
发动机控制单元:监控和控制发动机运行参数(转速、温度、压力、空燃比、点火正时/喷油正时),确保稳定高效运行,提供保护(超速、高温、低油压等)。
发电机控制单元:调节输出电压、频率(通常50Hz或60Hz)、功率因数,管理并网/离网切换(如果适用)。
主控系统:集成人机界面,实现整个机组的启停、监控、报警、数据记录、远程通信等功能。
燃气供给系统:包括燃气过滤器、调压阀、切断阀、流量计以及通向发动机进气歧管或喷气嘴的管路。确保燃气清洁、压力稳定、流量可控。
进气系统:空气滤清器、进气管路、涡轮增压器(常用于提高功率密度和效率)。提供清洁的空气,并可能对进气进行增压。
排气系统:排气管、消音器、涡轮增压器(如果配备)、余热回收装置接口(可选)。排出燃烧废气并降低噪音。是热电联产回收余热的关键点。
冷却系统:
发动机冷却:防止发动机过热,通常采用水冷(闭式循环,通过散热器或热交换器散热)。
中冷器:对增压后的空气进行冷却,提高进气密度和效率。
润滑油冷却:保持润滑油在合适的工作温度。
发电机冷却:通常采用风冷(风扇强制通风)或水冷。
润滑系统:机油泵、机油滤清器、油底壳、管路。为发动机运动部件提供润滑、清洁和冷却。
起动系统:蓄电池、起动电机(马达)。提供初始动力带动发动机启动。
底座框架:支撑所有组件,提供刚性基础,通常带有减震装置以减少振动传递。
外壳/罩:(可选,常用于集装箱式或静音机组)提供防护、降低噪音、美化外观。
3. 核心工作原理(以火花点火发动机为例)
进气:活塞下行,进气门打开,经过滤清的空气(可能经过增压和中冷)与调压后的燃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吸入气缸。
压缩:活塞上行,进气门关闭,压缩混合气。
做功:活塞接近上止点时,火花塞点火,点燃混合气。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下行做功。
排气:活塞再次上行,排气门打开,燃烧后的废气被排出气缸,进入排气系统。
能量转换:活塞的往复运动通过曲柄连杆机构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。
发电:曲轴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。转子磁场(由励磁系统产生)切割定子绕组,在定子中感应出交流电动势,通过接线端子输出电能。
控制:控制系统全程监控并调节燃气量、空气量、点火时刻、转速、电压、频率等参数,保证机组安全、稳定、高效运行并输出符合要求的电能。
4. 主要燃料类型
天然气:最常用,包括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。
沼气:从垃圾填埋场、污水处理厂、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产生。
煤层气:从煤矿开采中释放出的气体。
石油伴生气:油田开采过程中伴随石油产生的气体。
液化石油气:丙烷、丁烷或其混合物。
发生炉煤气/焦炉煤气:工业副产品气(需特殊处理)。
氢气:未来清洁能源方向(技术正在发展中)。
5. 主要类型
按用途:
备用电源:在主电网故障时自动启动,保障关键负荷供电(数据中心、医院、工厂)。
常用电源:在无电网或电网不稳定地区作为主电源(偏远地区、岛屿、矿场)。
调峰电源:在电网用电高峰时段启动发电,缓解电网压力。
热电联产:同时发电并回收发动机废热(缸套水、排气热量)用于供热(供暖、工艺蒸汽、热水)或制冷(溴化锂吸收式制冷)。大幅提高综合能源利用效率(可达80%-90%)。
分布式能源:靠近用户侧建设的中小型发电系统,减少输配电损耗,提高供电可靠性。
按安装形式:
开架式:设备直接安装在底座上,噪音较大,需单独机房。
静音型/防雨型:加装隔音罩和防雨外壳,可直接户外安装,降低噪音。
集装箱式:将所有设备集成在标准集装箱内,便于运输、安装、移动,防护性好。
移动式:安装在拖车上,用于应急供电、临时作业供电。
按功率范围:从几十千瓦到数兆瓦甚至数十兆瓦不等。
6. 主要优势
燃料清洁(相对):气体燃料(尤其是天然气)燃烧产生的污染物(SOx, 颗粒物)远低于煤和重油。
高效率:发电效率通常在30%-45%之间(大型高效机组更高);热电联产综合效率可达80%-90%。
启动迅速:可在短时间内(几十秒到几分钟)启动并达到满负荷,适合做备用和调峰电源。
运行灵活:负荷调节范围较宽,能适应不同用电需求。
分布式部署:可建在用户附近,减少输电损失,提高供电可靠性。
结合可再生能源:可与风电、光伏等间歇性电源配合,提供稳定电力支撑。
燃料多样性:可使用多种气体燃料,尤其是可再生能源气体(沼气、垃圾填埋气)。
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(天然气):燃烧天然气的CO2排放量低于燃煤约50%。
噪音相对较低(尤其静音机组):比同等功率的柴油发电机组噪音低。
7. 主要挑战/缺点
依赖燃料供应:需要稳定、可靠的燃气管道或储气设施供应。
初始投资较高:相比柴油发电机组,单位千瓦投资通常更高。
运维要求:需要专业的维护保养,更换火花塞、维护点火系统等。
氮氧化物排放:高温燃烧会产生NOx,需通过技术手段(稀薄燃烧、EGR、SCR)控制以满足环保要求。
甲烷逃逸(环境影响):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,其本身是强温室气体。管道泄漏或机组运行中的微量泄漏对环境有影响。
电网连接要求:并网运行需满足严格的电网接入标准(频率、电压、谐波、保护等)。
燃料价格波动:受国际市场影响,天然气价格可能波动较大。
8. 关键选型考虑因素
功率需求:额定功率、峰值功率、负荷特性(恒定/波动)。
应用场景:备用、常用、热电联产、调峰?
燃料类型与可获得性:本地可获得何种气体燃料?压力、热值、清洁度如何?
并网/离网:是否需要并网?并网标准是什么?
效率要求:是否追求高效率?是否考虑热电联产?
排放要求:当地环保法规对排放(NOx, CO, NMHC等)有何限制?
安装环境:空间限制?噪音要求?室内/室外?是否需要移动性?
预算:初始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(燃料、维护)预算。
品牌与服务:供应商的品牌信誉、售后服务网络、备件供应是否可靠?
控制系统:需要的控制功能和自动化程度(远程监控、自动切换等)。
9. 总结
燃气发电机组是利用气体燃料发电的高效、灵活、相对清洁的能源解决方案。它在备用电源、常用电源、热电联产和分布式能源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。随着天然气供应的日益普及、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对能源效率的追求,燃气发电机组,特别是热电联产系统,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。在选择燃气发电机组时,需要综合考虑功率需求、燃料供应、应用场景、效率、排放、成本和维护等多方面因素,以选择最适合特定需求的机组。
更多资讯关注:
http://www.hq-power.cn/